白眉姬鹟(学名:Ficedula zanthopygia,英文名:Yellow-rumped Flycatcher)为雀形目鹟科姬鹟属的鸟类,别名:三色鹟、鸭蛋黄。雄鸟上体黑色,黄色,具白色眉纹和白色翼斑。雌鸟上体橄榄绿色,无眉纹。在中国大陆,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。是中国夏季常见的一种森林鸟类,不仅羽色艳丽,鸣声婉转悠扬,而且全以昆虫为食,是重要的森林益鸟。
白眉姬鹟雄鸟的颜色主要由黑白黄三种组成,特别是黄色,黄得相当靓丽,所以又为这种鸟赢得了鸭蛋黄之称。我们看看它的腹部,就知道这个称号不假了。
白眉姬鹟雌雄异色,相差很大,一般来说,雌鸟颜色以橄榄绿为主,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雌鸟担负着育雏重任,越低调越好,大自然设计很多雌鸟时都是以这个作为原则的。
白眉姬鹟英文名直译为黄腰姬鹟。
不论雌雄,白眉姬鹟的腰部都是黄色的,这一点可以算是鉴别这种鸟比较重要的一个特征。
换个角度,看看雌鸟的腰部。
春夏之际,是白眉姬鹟的繁殖季。
白眉姬鹟为典型的次级洞巢鸟(鹟科都是这样的)即自己不凿洞,但能利用各种树洞繁殖。
我们所拍摄的白眉姬鹟的家就在图片中间的那棵枯树上,两边是路,环境并不安逸。
近看一下,这个树洞应该是过去其他鸟的弃洞吧。不会啄洞的鸟,有时也挺无奈的。
其实,我们人类能为它们安装几个合适的巢箱,也能让它们多些选择。
白眉姬鹟具有鹟科鸟类的典型习性—专一性食虫。
白眉姬鹟的雏鸟晚成性,刚孵出时雏鸟无羽,全身桔黄色。但生长迅速,13天即可离巢。
我们拍摄的这一家白眉姬鹟的雏鸟应该孵化出来有一定的天数了,食量不小,鸟爸鸟妈不停的捉虫喂食,殷勤万分。
白眉姬鹟还有一个美称—锦衣公子。
感觉非常形象,非常形象!
让我们多角度欣赏欣赏这锦衣公子
白眉姬鹟的雌鸟确实要低调的多。可以理解,它的主要任务是生蛋,孵小鸟。据说,在小鸟刚孵出来的几天,雌鸟还要暖巢。
在喂雏这个特殊阶段,我们看到这对白眉姬鹟非常非常的殷勤,勤劳!
往来穿梭不停, 只要来到鸟巢附近,口里一定衔着各种小虫。以至,我们想拍几张口里没有食物的白眉姬鹟,反而成了奢望。
即使,喂雏后的离开,也往往要把小鸟的带走。
飞向洞口,请欣赏展翼的美!
家有儿女,可怜天下父母心!
在喂雏期间,白眉姬鹟显得特别的勤劳勇敢!拍摄期间,曾看到小小的姬鹟奋起驱赶来到它领域的大鸟。
这窝白眉姬鹟的家靠近路边,有时人来人往的,但小鸟已经顾虑不了那么多了,人近了就在旁边树上躲一躲,人稍微走远一点,它们就飞下来喂食了。
白眉姬鹟喂雏也挺有意思,往往是雄鸟捉虫以后,会在鸟巢附近等雌鸟回来,一起轮流喂雏。
如果迟迟不见雌鸟,雄鸟也会单独先喂雏。
奋飞的白眉姬鹟,展翼的天使!
特殊时间拍摄的特殊的白眉姬鹟。难忘!难忘!
全部照片拍于湖北广水三潭小张的鸟点。
几许东风,几度飞花。
白眉姬鹟归去来。
殷勤说年华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白眉
白眉神是明清妓院所供神像名,有人说白眉神是上古声名赫赫的盗跖,也有人认为是黄帝时的乐官伶伦,白眉神长髯伟貌,骑马持刀,与关公像略肖,但眉白而眼赤;京师人相詈,指其人曰“白眉赤眼者”,必大恨,其猥亵可知。